哭御史王公二首 其一

掉头东下苦匆匆,径挟群仙入贝宫。
眼底珊瑚高百尺,钓竿吹折一丝风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御史(古代监察官员)王公去世的场景,但用了一种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手法来表现哀思。

首句"掉头东下苦匆匆"用"掉头东下"暗示生命突然转向死亡(古人认为东方是日出之地,象征生命归宿),"苦匆匆"表达对生命短暂、死亡突然的痛惜。

第二句"径挟群仙入贝宫"想象王公死后直接带着一群仙人去了海底龙宫(贝宫),把死亡美化成升仙的旅程,既减轻了死亡的沉重感,又突出了王公的高洁品格。

后两句用海底珊瑚和钓竿的意象构成奇特画面:"眼底珊瑚高百尺"可能是描写海底景象,也可能暗指王公生前的崇高品格像珊瑚一样珍贵;"钓竿吹折一丝风"用钓竿被微风吹断的细节,既表现生命脆弱的哲理,又暗含"壮志未酬"的惋惜——就像钓鱼线突然断了,王公的人生抱负也突然中断了。

全诗把死亡这个沉重话题写得飘逸灵动,通过海底仙境的想象和精巧的意象组合,既表达了深切哀思,又歌颂了逝者的高尚品格,展现出一种哀而不伤、充满诗意的悼念方式。

黄溍

黄溍(1277年11月27日—1357年10月18日),字晋卿,一字文潜,婺州路义乌(今浙江义乌)人,元代著名史官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他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,史识丰厚。一生著作颇丰,诗、词、文、赋及书法、绘画无所不精,与浦江的柳贯、临川的虞集、豫章的揭徯斯,被称为元代“儒林四杰”。他的门人宋濂、王袆、金涓、傅藻等皆有名于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