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作三首 其一

昔年为作蟾宫客,曾向宫中看月轮。
万丈光县金粟树,三更影落绛河津。
生憎老兔深为窟,却笑仙娥不嫁人。
回首归来旧尘世,满天风露一吟身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以中秋赏月为背景,通过今昔对比展现诗人对人生的感悟。

前四句回忆过去:诗人曾以"蟾宫客"(科举考生)身份在中秋凝视月亮,用"万丈金光""绛河倒影"的华丽画面,展现年轻时对功名的热切向往——那时连月宫中的桂花树(金粟树)和银河(绛河)都仿佛镀上了功名的色彩。

中间两句突然转折:用"讨厌月兔打洞""嘲笑嫦娥单身"这种俏皮话,暗讽自己对过去追逐名利(老兔挖洞般钻营)和清高姿态(如嫦娥孤傲)的厌恶。两个俗语化的比喻让说理变得生动有趣。

最后两句回归现实:如今洗尽铅华,只剩"满身风露"的诗人与明月相对。用"风露"暗指历经沧桑后通透的心境,而"一吟身"三个字则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、对月吟诗的洒脱形象。

全诗妙在将"看月"变成了一面镜子——年轻时看到的是功名利禄,中年后照见的是真实自我。没有直接说教,却通过月亮意象的自然转换,完成了对人生执念的释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