庐山睹月有寄 其二

已然无语答山神,重睹庐山面目真。
一十八年春似梦,白云应识再来人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时隔多年重游庐山时的感慨,语言简单却情感深厚。

前两句"已然无语答山神,重睹庐山面目真"是说:面对庐山,我已经不知道该对山神说什么了,这次重新看到庐山,才真正看清了它的样子。这里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,好像山还是那座山,但看山的人已经变了。

后两句"一十八年春似梦,白云应识再来人"更直接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:十八年过去,就像一场春梦般短暂,山上的白云应该还认得我这个故地重游的人吧。这里用"白云"代表庐山,把自然景物拟人化,好像老朋友重逢一样亲切。

整首诗的魅力在于: 1. 用简单的山水意象(山神、庐山、白云)表达复杂的人生感悟 2. 通过时间对比(十八年前后)展现物是人非的怅惘 3. 把自然景物写得有感情,让整首诗充满人情味 4. 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,让人读后能联想到自己的类似经历

就像我们多年后回到故乡,看到熟悉的景物时那种既亲切又陌生的感觉,诗人把这种每个人都可能有的体验,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