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游玉几山中

曳舟来山中,出郭税吾驾。
独■(艹暴)忻众胜,晨发乃及夜。
岂无城中山,爱⑴此足幽野。
横陈玉几峰,隐护碧殿瓦。
并州古男子,礼塔于此舍。
而我饮冰人,犹为内热者。
拟携桃枝笙,舒卷得饷暇。
明席织海草,因之一枕藉。
冷风吹雪空,相与坐其下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到玉几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。

开头四句写诗人乘船进山,离开城市,一大早就出发,直到晚上才到。虽然城里也有山,但诗人更喜欢这里的幽静野趣。"横陈玉几峰"四句具体描写山中美景:玉几峰像横卧的茶几,隐约可见绿色殿瓦。这里曾有位古代隐士在此修行。

"而我饮冰人"四句转向内心感受:诗人说自己虽然喝着冰水,内心却依然燥热。他想带着桃枝做的凉席,在这里悠闲地躺卧。最后四句想象更惬意的生活:用海草编织席子当枕头,在飘雪的天空下,和友人一起坐在山间乘凉。

全诗通过对比城市的喧嚣和山野的宁静,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、回归自然的向往。最动人的是诗人即使身处清凉环境,内心仍感燥热的矛盾心理,以及他想象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生活。这种对内心平静的追求,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,正是现代人也能产生共鸣的地方。

谢翱

(1249—1295)福建长溪(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),字皋羽,一字皋父,号宋累,又号晞发子。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,文天祥开府延平,率乡兵数百人投之,任咨议参军。及天祥兵败,脱身潜伏民间,避地浙东。尝过严陵,登钓台,祭奠天祥,有《西台恸哭记》传世。后至浦江,与方凤、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。卒,友人方凤、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。有《晞发集》,编有《天地间集》、《浦阳先民传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