烛影摇红 立春
负却韶光,十年眼冷花丛里。
玉笙寒彻梦惊回,著处东风矣。
犹是当时春意。
渐病酒,怀人天气。
樊川愁寐,绕榻茶烟,鬓丝吹起。
残雪无多,莫教容易成流水。
琼瑶留伴落梅魂,共作冰壶贮。
再入茅堂燕子。
应问我,别来何似。
君看池畔,照影婆娑,树犹如此。
玉笙寒彻梦惊回,著处东风矣。
犹是当时春意。
渐病酒,怀人天气。
樊川愁寐,绕榻茶烟,鬓丝吹起。
残雪无多,莫教容易成流水。
琼瑶留伴落梅魂,共作冰壶贮。
再入茅堂燕子。
应问我,别来何似。
君看池畔,照影婆娑,树犹如此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词以立春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上片开头"负却韶光"直抒胸臆,说自己辜负了美好时光,十年来冷眼旁观花开花落。"玉笙寒彻"写春寒料峭中惊醒的梦境,暗示内心的孤寂。"樊川愁寐"用典不着痕迹,描绘了茶烟缭绕中鬓发斑白的形象,展现岁月痕迹。
下片"残雪无多"寓意人生短暂,劝人珍惜当下。"琼瑶落梅"将残雪与落梅并提,比喻高洁品格。"再入茅堂燕子"想象燕子归来时的问候,暗含物是人非之感。结尾"树犹如此"化用典故,借池边树影婆娑,抒发年华老去之悲。
全词以立春时节为线索,将残雪、落梅、茶烟、燕子等意象巧妙组合,在婉约的词风中透露出深沉的人生感悟。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怀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。
顾贞观
顾贞观(1637-1714)清代文学家。原名华文,字远平、华峰,亦作华封,号梁汾,江苏无锡人。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。康熙五年举人,擢秘书院典籍。曾馆纳兰相国家,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,康熙二十三年致仕,读书终老。贞观工诗文,词名尤著,著有《弹指词》、《积书岩集》等。顾贞观与陈维嵩、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“词家三绝”,同时又与纳兰性德、曹贞吉共享“京华三绝”之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