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《清晖阁》通过今昔对比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、物是人非的感慨,以及晚年孤独落寞的心境。
前四句写景叙事:曾经辉煌的清晖阁历经朝代更迭,当年文人雅士在这里吟诗作赋的热闹场景("白下门"指南京,暗示这里曾是文化中心),如今只剩荒草萋萋的村落。用"朱栏绮席"(红漆栏杆和华美宴席)与"青草荒村"的强烈对比,突出沧桑巨变。
后四句抒情:作者回忆起当年在这里写下的优美诗句("江秋句"可能指某篇佳作),如今却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。用"月夜魂"的意象,暗示对逝去时光的追念。最后两句直抒胸臆:年老后心境更加凄凉,连独自饮酒的兴致都没有了,"懒"字生动刻画出疲惫消沉的状态。
全诗以"清晖阁"为载体,通过建筑兴衰写人生起伏,语言朴实却情感深沉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繁华落尽后的孤独感——就像我们重访儿时游乐场,发现它已变成停车场时的那种怅惘。诗人没有直接说悲伤,但荒草、孤馆、冷酒这些意象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晚年的寂寞与无奈。
袁说友
(1140—1204)建宁建安人,流寓湖州,字起严,号东塘居士。孝宗隆兴元年进士。授溧阳主簿。历知池州、衢州、平江府,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。宁宗嘉泰三年,同知枢密院,进参知政事。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。奉祠致仕。学问淹博,其疏奏多切时弊,诗文格调清新。任四川安抚使时,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《成都文类》。有《东塘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