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仙歌五首 其一

江湖倦矣,剩琴边词赋。
庾信愁多镇吟苦。
似么花病蝶,碎叶零蝉,苔影碧、凉透一帘丝雨。
凤箫声未歇,替诉飘流,翠袖盈盈泪如许。
烟外秣陵秋,瘦了斜阳,更瘦到、旧时鸥鹭。
待画壁、双鬟唱黄河,怕酒醒天涯,断肠金缕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漂泊江湖、身心疲惫的文人,借景抒情,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哀愁。

上片(前三句): - 开篇直白地说"江湖倦矣"——在江湖上漂泊太久,已经累了。只剩下弹琴写词来排解忧愁。 - 用庾信的典故(南北朝著名文人,以写愁著称),说自己像他一样整日沉浸在愁苦的吟咏中。 - 接着用两个生动的比喻:像生病的蝴蝶停在残花上,像零落的蝉趴在碎叶上,描绘出自己憔悴的状态。 - "苔影碧"到"丝雨"几句,用青苔、竹帘、细雨这些意象,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。

下片: - 听到箫声不停,仿佛在替自己诉说漂泊之苦。"翠袖泪如许"用女子拭泪的形象,暗喻自己的伤心。 - "秣陵秋"(南京的秋天)三句,用夕阳和鸥鹭都"瘦了"的拟人手法,说连它们都比从前憔悴,其实是衬托自己更消瘦。 - 最后想到让歌女唱《黄河》曲(悲壮的曲子),却又怕酒醒后面对现实,会更加伤心。"金缕"指代华美但易逝的事物,暗示欢乐短暂、痛苦长存。

全词特点: 1. 善用比喻:把自己比作病蝶、零蝉,形象生动。 2. 情景交融:苔影、细雨、箫声、斜阳等景物都染上愁绪。 3. 层层递进:从身累到心苦,再到怕酒醒,愁绪不断加深。 4. 含蓄婉约:不直说多痛苦,而是通过一系列意象让读者感受。

核心情感: 表达了长期漂泊的文人对身世飘零的感慨,对往昔的怀念,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哀伤。虽然写的是个人愁绪,但那种人生疲惫、美好易逝的感触容易引起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