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世

避世心情久泊如,且随潘岳赋閒居。却缘迟暮好言命,敢借穷愁轻著书。

绮绣川原非昔日,青荧灯火自吾庐。文章傥有光芒在,未觉人间事事虚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避世》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、安于平淡的隐居心态,同时透露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。

开头两句写作者长期怀着避世的心情,像漂泊的船只一样无处停靠,于是学着古人潘岳(西晋文学家)过起了闲适的隐居生活。这里用“泊如”比喻心境的漂泊感,而“赋閒居”则表明选择了一种安静的生活方式。

三四句写人到晚年,更容易相信命运的安排,不敢轻易著书立说来抱怨自己的穷愁。这里的“敢借穷愁轻著书”是一种自嘲,意思是虽然生活困顿,但也不愿轻易写文章发牢骚,显得更加超脱。

五六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,写出世事的变迁:曾经繁华的锦绣山河已不复存在,而自己简陋的屋子里只有一盏青荧的灯火。这里“绮绣川原”象征过去的辉煌,“青荧灯火”则代表现在的清贫,但作者并不因此感到失落。

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升华:如果文章真有光芒,那么人间的一切虚妄也就不算什么了。这里“光芒”可以理解为思想的深度或作品的价值,作者相信真正的文学能超越现实的虚无,给人带来慰藉。

整首诗语言平实,但情感深沉,既有对隐居生活的满足,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思考。它告诉我们,即使生活平淡,只要内心充实、精神自由,就能在平凡中找到意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