悼亡

春来得病夏来加,深掩妆窗卧碧纱。为怯暗藏秦女扇,
怕惊愁度阿香车。腰肢暗想风欺柳,粉态难忘露洗花。
今日青门葬君处,乱蝉衰草夕阳斜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从病重到离世的过程,以及诗人对她的深切悼念。全诗情感细腻,通过季节变化和自然意象的对比,传递出生命脆弱与永恒的哀思。

首联"春来得病夏来加"用季节递进暗示病情恶化,"深掩妆窗"的细节既写实(病人怕光怕风)又象征(生命光彩逐渐暗淡)。"碧纱"这一轻柔的帷帐,更反衬出生命的沉重。

颔联用两个典故写病人的敏感脆弱:"秦女扇"指怕风连扇子都要藏起来,"阿香车"的雷声典故暗指连车声都让她惊惧。这些日常细节的夸张描写,突显了病人极度的虚弱状态。

颈联转为回忆:诗人想起她健康时的模样——腰肢如柳枝般轻盈,面容如带露鲜花般娇艳。"风欺柳""露洗花"的比喻既美好又暗含脆弱,暗示美丽终将消逝的悲剧。

尾联将镜头拉到葬礼现场:乱蝉声、衰败的草、斜阳,三个意象叠加出荒凉感。"青门"作为长安城门,常与离别相关,这里既指真实葬地,也象征生死界限。夕阳的斜照为全诗定格了一个温暖又凄凉的画面。

全诗最动人处在于"明暗交织"的写法:用春夏生机反衬病痛,用生前美丽对照死后荒凉,用细腻的日常细节承载深沉情感。诗人没有直接哭诉,但每个意象都在说话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刻骨的思念与哀伤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