蔇斋先生用看画韵作诗招饮叠韵奉答并柬西涧
催耕布谷村村同,陌头馌饟妇与童。
插秧望雨雨不足,到晚怕见林霞红。
田家风景爱诵储王诗,杜陵深意人未知。
夏日夏夜发永叹,视彼储王秀句腻若脂。
蔇斋先生百无事,讲求诗律闲居时。
量晴课雨偶有作,兴到不烦绳削为。
疏疏落落见风格,洗尽脂粉留真色。
酒酽要本泉味甘,弓良先辨木纹直。
朝来以诗代柬招我饮,谓我有酒不饮良可惜。
守株刻剑愚被嗤,镂冰炊沙巧无益。
何如酩酊听秧歌,白杨梅熟尽堪吃。
插秧望雨雨不足,到晚怕见林霞红。
田家风景爱诵储王诗,杜陵深意人未知。
夏日夏夜发永叹,视彼储王秀句腻若脂。
蔇斋先生百无事,讲求诗律闲居时。
量晴课雨偶有作,兴到不烦绳削为。
疏疏落落见风格,洗尽脂粉留真色。
酒酽要本泉味甘,弓良先辨木纹直。
朝来以诗代柬招我饮,谓我有酒不饮良可惜。
守株刻剑愚被嗤,镂冰炊沙巧无益。
何如酩酊听秧歌,白杨梅熟尽堪吃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,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创作的态度。
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:布谷鸟催促春耕,田埂上妇女儿童送饭,农民盼雨却只看到晚霞——用简练的画面道出农人靠天吃饭的艰辛。
接着诗人聊起田园诗:他喜欢储光羲、王维那种清新自然的田园诗,觉得杜甫写农事的诗太沉重。这里用"腻若脂"比喻过于雕琢的诗句,就像浓妆艳抹反失本色。
中间八句是诗眼:蔇斋先生(诗人的朋友)过着闲适生活,写诗像量晴雨般自然,不刻意雕琢。用两个绝妙比喻:好酒要有甘泉打底(内容要真),好弓得选纹路直的木材(根基要正)——道出创作真谛:真诚比技巧更重要。
最后六句最有趣:朋友写诗当请帖邀喝酒,诗人幽默回应:别学守株待兔的蠢人(死板),也别做雕冰煮沙的傻事(徒劳),不如痛快喝酒听秧歌,吃当季杨梅——用生活智慧告诉读者:享受当下,顺应自然才是真谛。
全诗妙在三点: 1. 用"布谷催耕""怕见晚霞"等鲜活意象,让农事生动可感 2. 谈诗歌创作时,用酿酒制弓打比方,复杂道理一听就懂 3. 结尾的喝酒吃杨梅建议,把人生哲学说得像聊天般亲切
就像现在朋友发微信说"别加班了,新摘的杨梅等你",诗人用田歌杨梅告诉我们:生活不在远方,就在眼前的一箪食一瓢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