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省旧居二首 其一 (乙亥)
行脚四天下,何用盖顶茅。
兴来偶筑屋,事过还自嘲。
渤碣好江山,弃掷轻秋毫。
蹙国者谁欤,高位胥斗筲。
兹楼数椽耳,细比芥在坳。
去住两无心,成坏随所遭。
楼中近南荣,一室吾所遨。
微吟复小睡,雨晦仍风潇。
一朝舍之去,海内方滔滔。
栖皇固无成,楼卧宁人豪。
国命尚如丝,何物为旧巢。
暂来不复止,任汝生蓬蒿。
兴来偶筑屋,事过还自嘲。
渤碣好江山,弃掷轻秋毫。
蹙国者谁欤,高位胥斗筲。
兹楼数椽耳,细比芥在坳。
去住两无心,成坏随所遭。
楼中近南荣,一室吾所遨。
微吟复小睡,雨晦仍风潇。
一朝舍之去,海内方滔滔。
栖皇固无成,楼卧宁人豪。
国命尚如丝,何物为旧巢。
暂来不复止,任汝生蓬蒿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人生漂泊、国家命运的感慨,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。
开头四句像在说:"我走遍天下,哪里需要固定的住处?兴致来了就搭个屋子,事后想想又觉得可笑。"这里透露出一种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,但也暗含无奈——人像浮萍一样漂泊,居无定所。
"渤碣好江山"到"高位胥斗筲"这几句,笔锋转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大意是:辽东这么好的山河,却被当权者像丢弃一根毫毛般轻易抛弃。让国土沦丧的是谁?就是那些占据高位的庸碌之辈啊!"斗筲"指饭筐,比喻人才能低下,这里痛斥当权者无能误国。
中间描写自己简陋的住所("芥在坳"形容房子小如草籽),强调"去住两无心"——住或离开都无所谓,房子好坏也随它去。表面看是豁达,实则藏着对时局的无力感。
"楼中近南荣"到"雨晦仍风潇"是难得的闲适画面:在小屋里吟诗打盹,听风雨潇潇。但紧接着笔调骤变:"一朝舍之去,海内方滔滔"——一旦离开,外面已是乱世洪流。最后几句点明主旨:个人漂泊无成,国家命悬一线("国命尚如丝"),所谓的家不过是临时落脚处,终究要任由它荒草丛生。
全诗用"旧居"作引子,实际写的是战乱年代知识分子的困境:想超脱却放不下家国,暂得安宁又不得不面对动荡。语言如白话却字字沉重,既有对现实的愤怒,也有深沉的无力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