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垣春(寄子山)
野树秋声满。对雨壁、风灯乱、云低翠帐,烟销素被,签动重幔。甚客怀、先自无消遣。更篱落、秋虫叹。叹樊川、风流减。旧欢难得重见。
停酒说扬州,平山月、应照棋观。绿绮为谁弹,空传广陵散。但光纱短帽,窄袖轻衫,犹记竹西庭院。老鹤何时去,认琼花一面。
停酒说扬州,平山月、应照棋观。绿绮为谁弹,空传广陵散。但光纱短帽,窄袖轻衫,犹记竹西庭院。老鹤何时去,认琼花一面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秋天思念远方友人(子山)的孤独与感伤,充满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。
上片(前半部分)描绘了萧瑟的秋景:野外的树木在风中沙沙作响,雨打墙壁、风吹灯影晃动,云层低垂像翠绿的帐子,熏香的烟散了,被子显得单薄,连帐幔都被风吹动。这些景物烘托出作者寂寞难眠的状态。他本就心情低落,加上篱笆边秋虫的鸣叫更像在叹气,更添愁绪。他感叹自己像唐代诗人杜牧(樊川)一样,年少时的风流潇洒早已消减,过去的快乐很难再现。
下片(后半部分)转入回忆:停下酒杯谈起扬州往事,料想平山堂的月光依然照着当年下棋的亭台。这里提到"绿绮琴"和《广陵散》的典故,暗示知音不在,琴声也失去意义。虽然还记得当年穿着轻便衣衫在竹西庭院游玩的情景,但如今只剩老鹤(可能指代自己或友人)不知何时能再见,只能期盼重逢时认出对方如琼花般美好的容颜。
全词通过今昔对比,用秋夜的冷清与记忆中扬州的温暖形成反差,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。语言上善用日常景物(雨壁、风灯、虫鸣)营造氛围,典故自然融入而不晦涩,最后"琼花"的比喻尤其动人,让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感。
张先
张先(990-1078),字子野,乌程(今浙江湖州吴兴)人。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,曾任安陆县的知县,因此人称“张安陆”。天圣八年进士,官至尚书都官郎中。晚年退居湖杭之间。曾与梅尧臣、欧阳修、苏轼等游。善作慢词,与柳永齐名,造语工巧,曾因三处善用“影”字,世称张三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