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夜登燕子矶

风涛自吐吞,今古向谁论。
山欲截江住,云思挟月奔。
潮汹瓜步阔,峰拥秣陵尊。
多少登临客,都无名姓存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登上燕子矶时看到的壮阔景象,以及由此引发的历史感慨。

前两句写江上风浪翻腾的景象,说这些风浪自古至今都是这样吞吐不息,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呢?这里用风浪象征历史的变迁,表达出一种无人能真正读懂历史的感慨。

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眼前的景色:山像要拦住江水一样矗立着,云好像要带着月亮一起奔跑。潮水汹涌让瓜步一带的江面显得更加开阔,群山簇拥着秣陵(南京的古称)显得格外庄严。这些描写不仅画面感很强,还暗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思考。

最后两句点出主旨: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像我现在这样登高望远,但他们的名字都没能留下来。这是在感叹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,再了不起的人物最终也会被时间遗忘。

整首诗把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历史思考完美结合,语言生动形象,读起来很有气势,又能引发读者对人生、历史的思考。诗人站在燕子矶上,看着眼前的山水,想到古往今来无数人也都曾在此眺望,但如今都已湮没无闻,表达了一种既豪迈又略带伤感的情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