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李浣三首

孤客逢春暮,缄情寄旧游。海隅人使远,书到洛阳秋。
马卿犹有壁,渔父自无家。想子今何处,扁舟隐荻花。
林中观易罢,溪上对鸥闲。楚俗饶辞客,何人最往还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朋友李浣的思念之情。

首先,“孤客逢春暮,缄情寄旧游。”诗人孤独地在春天即将结束时遇到,心中充满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,想要通过书信传达自己的情感。

接着,“海隅人使远,书到洛阳秋。”诗人所在的地方离朋友很远,书信送到时已经到了洛阳的秋天,这里反映了两人相隔遥远,思念之情更浓。

“马卿犹有壁,渔父自无家。”这句话用马卿(古代诗人)还有自己的墙壁可以寄托情感,而渔父却没有家,比喻了诗人虽然也有地方寄托情感,但朋友却无家可归,增加了诗中的凄凉感。

“想子今何处,扁舟隐荻花。”诗人想象着朋友现在可能在哪儿,可能在隐居的地方,乘坐着小船,隐身在荻花丛中。

然后,“林中观易罢,溪上对鸥闲。”诗人在树林中读完《易经》,然后在溪边悠闲地看着鸥鸟,表现出诗人向往自然、远离尘嚣的生活。

最后,“楚俗饶辞客,何人最往还。”诗人提到楚地多才子,但最常来往的人是谁呢?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友情深深的渴望。

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,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。诗中充满了情感,既有对友情的怀念,也有对自由的渴望,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韦应物

韦应物(737~792)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今传有10卷本《韦江州集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《韦苏州集》。散文仅存一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