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很多人学佛其实是被表面的形式困住了,就像埋头扫灰尘却忘了看天空。
前两句“学佛人人被佛瞒,拨尘见得几何般”像是在吐槽:很多人拜佛念经,执着于仪式感,就像非要扫干净地上的灰才能看见真理。但作者反问:这样机械地做表面功夫,真能悟出什么吗?
后两句画风一转,用自然景象打比方:突然一阵狂风吹散乌云(象征执念和琐碎规矩),人站在栏杆边(象征跳出框架),瞬间发现世界原来这么辽阔。这里的“宇宙宽”不是指物理空间,而是说心灵解脱后的豁然开朗。
全诗精髓在于:真正的修行不是盲目遵循教条,而是打破思维束缚,像暴风雨后突然放晴一样,用直接体验去感受生命的广阔。作者用“狂风”“云散”这种充满动感的画面,让抽象的道理变得鲜活有力,普通人也能感受到那种顿悟的畅快。
释宝印
释宝印(一一○九~一一九一),字坦叔,号别峰,俗姓李,嘉州龙游(今四川乐山)人。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,听《华严》、《起信》,既尽其说,弃依密印于中峰。会圆悟归昭觉,留三年。后南游,谒佛性泰、月庵果、草堂清。晚至径山,谒大慧宗杲禅师。大慧南迁,乃西还。后再出峡,住保宁、金山、雪窦。孝宗淳熙七年(一一八○),敕补径山,召对选德殿。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,年八十二。谥慈辩。为南岳下十六世,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。事见《渭南文集》卷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