韶父先生有诗复次韵以和

两翁故复可怜人,倾盖长安四十春。
华屋山丘如隔日,夜床风雨得弥旬。
书签药裹仍仍在,橘刺藤梢一一新。
漫写馀哀寄冥漠,大荒谁见下麒麟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叫"韶父"的老朋友的,表达了对岁月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,以及晚年依然保持生活情趣的态度。

前四句写两位老人的深厚友谊:两位老先生真是令人怜惜,他们在京城相识已有四十个春秋。看着华丽的房屋和起伏的山丘,感觉时间过得飞快;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卧床养病,又觉得日子格外漫长。这里用"四十春"强调友谊之久,"华屋山丘"的对比暗示世事变迁。

后四句写晚年生活状态:虽然老了,但书签、药包这些日常用品依然在身边;院子里橘树的刺、藤蔓的新芽都充满生机。最后两句说:我把这些晚年感慨随意写下来,可在这茫茫人世间,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我的心境呢?"麒麟"在这里比喻知音,表达了孤独感。

全诗用日常景物(书签、药包、橘树)展现生活细节,把"四十年的友谊"和"卧病在床"对比,既写出了时光无情,又表现了老人对生活的热爱。最后流露的孤独感让整首诗更有深度,展现了老年人既珍惜当下又难免寂寞的复杂心境。

黄溍

黄溍(1277年11月27日—1357年10月18日),字晋卿,一字文潜,婺州路义乌(今浙江义乌)人,元代著名史官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他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,史识丰厚。一生著作颇丰,诗、词、文、赋及书法、绘画无所不精,与浦江的柳贯、临川的虞集、豫章的揭徯斯,被称为元代“儒林四杰”。他的门人宋濂、王袆、金涓、傅藻等皆有名于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