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云上人(并引)
君不见昔日中岩印元发,声名宇县何煌煌。
层冰莹骨语秀静,松风入齿诗清狂。
有时健笔赋岩石,天地万象随低昂。
儒流稽首颂舌相,往往谓带花木香。
自从别我无消息,江鳄无情江浪黑。
至今夹岸枫林青,岁老迷魂招不得。
古来英才多薄命,杳杳湘潭丝五色。
世间妙质便恐无,使我哀吟缠八极。
岂料嘉川馀旧游,云来云来开我愁。
时吐芳鲜恣吞嚼,软语髣髴从汤休。
劳生乾坤我已倦,饮半一啸沧浪舟。
三峨联子憩寂寞,下视华屋皆山丘。
层冰莹骨语秀静,松风入齿诗清狂。
有时健笔赋岩石,天地万象随低昂。
儒流稽首颂舌相,往往谓带花木香。
自从别我无消息,江鳄无情江浪黑。
至今夹岸枫林青,岁老迷魂招不得。
古来英才多薄命,杳杳湘潭丝五色。
世间妙质便恐无,使我哀吟缠八极。
岂料嘉川馀旧游,云来云来开我愁。
时吐芳鲜恣吞嚼,软语髣髴从汤休。
劳生乾坤我已倦,饮半一啸沧浪舟。
三峨联子憩寂寞,下视华屋皆山丘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名叫"云上人"的僧人的赠诗,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: 第一部分(开头到"往往谓带花木香")回忆故友印元发的风采。用"层冰莹骨"形容他气质高洁,"松风入齿"写他诗风清逸,能随性赋诗让天地万物都随之起伏。连儒生们都恭敬地称赞他,说他身上带着花木清香。
第二部分("自从别我无消息"到"使我哀吟缠八极")写别后思念。用"江鳄无情""江浪黑"暗示友人可能遭遇不测,"枫林青"却"招不得"亡魂,感叹自古英才多薄命,就像屈原投江的典故("湘潭丝五色"指屈原)。想到世间难再有这样出色的人物,不禁悲伤至极。
第三部分("岂料嘉川馀旧游"到最后)写与云上人重逢的喜悦。用"云来云来"的重复表达欣喜,这位新友人谈吐高雅("吐芳鲜"),温和的言谈让作者想起高僧汤休。此时作者已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,只想半醉时在沧浪中泛舟长啸。最后升华到人生感悟:与友人同游峨眉山时,俯瞰山下华屋,终将变成山丘,暗喻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。
诗中运用了大量自然意象(冰、松风、江浪、枫林)和佛教元素,通过新旧友人的对比,既表达了对逝去英才的痛惜,又在新友人身上找到精神慰藉,最终获得超脱世俗的感悟。语言生动形象,情感真挚深沉,展现了宋代文人典型的精神追求。
员兴宗
隆州仁寿人,字显道,仕前居九华山,号九华。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。荐除教授。召试,擢著作郎、国史编修、实录检讨官。所上奏议,大抵毅然抗论,指陈时弊。孝宗乾道中,疏劾贵幸,中谗去职,侨居润州而终。多与张栻、陆九渊诸学人书简往复。有《采石战胜录》、《辩言》、《九华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