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,但通过简洁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情感。
第一句"过辞二亲墓"直接点明场景:诗人路过已故双亲的墓地。用"辞"字而不是"拜"或"祭",暗示这只是匆匆路过时的短暂告别,透露出一种身不由己的漂泊感。现代人也能体会到这种匆忙生活中无法好好祭奠亲人的遗憾。
第二句"振策陟长衢"笔锋一转:诗人挥动马鞭踏上漫漫长路。"振策"这个动作充满力量感,与上句的哀伤形成对比,表现出人在悲痛中仍要继续前行的生命韧性。长路意象既指实际旅途,也隐喻人生征程。
最打动人的是这两句之间的情感张力:前句是柔软的思念,后句是坚毅的前行。就像现代人离开家乡打拼时,在车站回望父母的身影后,依然要转身踏上列车。这种"带着伤痛继续生活"的普遍人性体验,让古诗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。
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(路过墓地、赶路)表达了最复杂的人生况味,这种"用日常画面承载厚重情感"的写法,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。
秦嘉
秦嘉,字士会,陇西(治今甘肃通渭)人。东汉诗人。桓帝时,为郡吏,岁终为郡上计簿使赴洛阳,被任为黄门郎。后病死于津乡亭。秦嘉赴洛阳时,妻子徐淑因病还家,未能面别。秦嘉客死他乡后,徐淑兄逼她改嫁。她“毁形不嫁,哀恸伤生”(《史通·人物》),守寡终生。秦嘉、徐淑今存的诗文并收辑于严可均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、逯钦立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