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后二首 其二

剧暑不易摧,屡雨方肯低。
晓行残月里,秋意乃忽凄。
习习风搅树,曳曳云出溪。
伴我尘外躅,更有白鹭儿。
节往四叙改,人老百虑非。
策世竟莫售,勤身复奚为。
徘徊发咏叹,苍茫度荒陂。
且归煮香粳,解此腹中饥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夏秋交替时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,语言朴实却充满深意。

前四句写天气变化:酷暑难消,直到多次下雨才转凉。清晨在残月下赶路时,忽然感受到秋天的凄凉气息。这里用"剧暑""屡雨"等生活化词语,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季节转换的过程。

中间四句是旅途所见:风吹动树木沙沙作响,云朵缓缓飘过溪流。陪伴诗人的除了自然风光,还有白鹭的身影。诗人用"习习""曳曳"两个叠词,让风声和云影变得生动可触,白鹭的出现更添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境。

后六句转入人生感慨:季节更替让人意识到岁月流逝,年纪大了各种烦恼也变了。诗人感叹自己的才能无人赏识,努力奋斗又有什么意义呢?最后四句尤为动人:他独自在荒芜的堤岸徘徊吟诗,最终决定回家煮饭充饥。这个接地气的结尾,把精神追求和现实需求巧妙结合,显得既洒脱又真实。

全诗妙在将季节变化与人生境遇自然融合,既有"风搅树""云出溪"这样清新的画面,又有"人老百虑非"的深沉思考,最后回归到"煮香粳"的日常生活,让读者在平凡中感受到诗意。

徐文卿

信州玉山人,字斯远,号樟丘。徐人杰子。师事朱熹。宁宗嘉定四年进士。工诗,与赵蕃、韩淲齐名。有《萧秋诗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