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蛮二首 其二 辛巳六月坪石作

舞杨娇妒羞裙带,当筵一忽愁如海。
亭馆故年心,暮云深复深。
搴芳情懒散,团月谁还见。
扶梦下楼西,夕阳红几时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菩萨蛮》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创作的,表达了诗人一种复杂的情绪和怀旧的思绪。通过这首词,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。

背景分析: 词中提到“辛巳六月坪石作”,辛巳年为1181年,作者可能是在广东坪石这个地方创作这首词的。坪石这个地方可能有她旧游的回忆,但如今物是人非,让她感慨万千。

逐句解析: 1. 舞杨娇妒羞裙带,当筵一忽愁如海。 - 这句描绘了舞杨(一种杨柳)的柔美和羞涩的姿态。但是诗人内心的愁绪却像海一样的深广,无法排解。这里用“舞杨娇”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复杂情绪。

2. 亭馆故年心,暮云深复深。 - 诗人回忆起过去在亭馆中的美好时光,而现在的她却沉浸在深深的暮云之中,象征着过往美好与现实哀愁之间的对比。

3. 搴芳情懒散,团月谁还见。 - “搴芳”即采摘花,表达一种慵懒散漫的心情,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。最后一句“团月谁还见”表达了诗人渴望见到一轮明月的愿望,但其中也隐含着孤独与失落的情感。

4. 扶梦下楼西,夕阳红几时。 -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梦中情景,下楼西行,映入眼帘的是红红的夕阳,但这个美好的画面却显得如此短暂与脆弱。最后一句“夕阳红几时”引发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叹,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难以长存的惋惜。

整体解读: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写和梦境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孤独与哀愁。她通过对舞杨、亭馆、暮云、团月、夕阳等元素的运用,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,既有对往昔的追忆,又有对现实的无奈。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,寓意深远,读来令人不禁为之动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