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门观泉源(有引)

苏门形胜太行来,千里河源一鉴开。
星宿乍疑浮瀚海,蛟龙时见起春雷。
转输东北天津会,襟带西南地轴回。
十载卫城曾驻马,独怜华发始登台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苏门山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作者登高怀古的感慨。

首联"苏门形胜太行来,千里河源一鉴开"用大白话说就是:苏门山的美景从太行山延伸而来,千里黄河的源头像一面镜子般清澈开阔。这里用"镜子"比喻河水的清澈平静,画面感很强。

颔联"星宿乍疑浮瀚海,蛟龙时见起春雷"写得特别生动:夜晚的星星倒映在河面上,让人误以为飘在浩瀚大海中;河水翻腾时像蛟龙跃出水面,发出春雷般的轰鸣。这两句把静态的星河和动态的蛟龙对比着写,很有视觉冲击力。

颈联"转输东北天津会,襟带西南地轴回"说的是地理形势:河水向东北流经天津汇入大海,像衣带一样环绕着西南大地。这里用"衣带"比喻河流的蜿蜒,把地理特征形象化了。

尾联"十载卫城曾驻马,独怜华发始登台"转入抒情:十年前曾在卫城驻守,如今白发苍苍才登上这高台。透露出时光流逝、壮志未酬的淡淡忧伤。

全诗最妙的是把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自然融合。前六句写景气势磅礴,后两句抒情含蓄深沉,就像一幅山水画突然加入了人物剪影,让壮丽山河中多了人情味。比喻都很接地气(镜子、衣带、蛟龙),让人一看就能在脑海中形成画面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