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春桥串月歌

湖水清,湖月明,长虹耿耿从中横。
下有十八洞天在,牟尼一串光晶莹。
底事天公弄狡狯,明珠十斛波心倾。
琼楼玉宇纷无数,三千世界琉璃成。
天开异境谁消受,历劫共仰诗人名。
诗人小筑烟霞窟,珊珊别具神仙骨。
个中意味谁解得,为爱湖光兼爱月。
君不见,百东坡,三李白,诗人化境何活泼。
余生素有耽诗痴,瓣香拟向崇祠谒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行春桥串月歌》描绘的是月光倒映在湖面上的奇幻美景,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:

1. 画面感极强的月夜湖景
开头用"湖水清,湖月明"直接勾勒出清澈的湖水和明亮的月光,接着把湖上的桥比作"长虹",月光倒映在水面像一串发光的珍珠("牟尼一串光晶莹")。诗人觉得这是老天爷在变魔术,把十斛明珠倒进了湖里,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闪闪发光的琉璃宫殿。

2. 诗人与自然的共鸣
诗中提到这样的奇景只有懂诗的人才能真正欣赏,而这位诗人(可能指作者自己或某位隐士)住在湖边的小屋里,有着"神仙骨"般的气质。他爱湖光也爱月色,这种情怀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。

3. 对诗歌创作的感悟
最后用苏轼、李白作比,说真正的诗人能写出活泼灵动的境界。作者自称是个"诗痴",甚至想去诗人祠堂上香致敬,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虔诚追求。

全诗最动人的是把常见的月夜景色写得像童话世界:月光变成滚动的珍珠,湖面成了琉璃宫殿,桥像彩虹,而赏月的人仿佛神仙。这种充满童趣的想象,加上对诗歌创作的热情,让整首诗既梦幻又真挚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