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裕之乐府后

常恨小山无后身,元郎乐府更清新。
红裙婢子那能晓,送与凌烟阁上人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轻松幽默的对比手法,表达了对不同层次文学作品的评价。

前两句说:常遗憾像晏几道(小山)这样优秀的词人没有继承者,而元好问(元郎)的乐府诗反而更加清新脱俗。这里用"常恨"开头,其实是欲扬先抑,表面说遗憾,实际是要夸元好问的词比前人更好。

后两句特别有趣:穿红裙的丫鬟们哪能懂得这些高雅诗词呢?还是送给凌烟阁里那些有见识的大人物吧。诗人用"红裙婢子"代表不懂欣赏的普通人,用"凌烟阁上人"暗指有学识的精英,通过这种对比,既调侃了俗人不懂雅趣,又抬高了元好问作品的艺术高度。

全诗妙在把严肃的文学评论写得生动活泼,就像在说:"这么好的词,一般人看不懂,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配欣赏。"既夸了朋友,又带着点文人特有的小得意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