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夜景,充满了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情回忆。
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:诗人记得曾经把小船停靠在方川,暮色中杨柳和芦苇轻轻摇曳。渔船的灯火静静映在沙滩边,野鸭们喜欢在露水打湿的树荫下睡觉。这些画面用"静依"、"多傍"等词语,把渔火和野鸭都写活了,让整个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又带着几分慵懒。
后四句转入更深层的感受:午夜微风起时潮水拍岸,诗人掀开船篷看见月亮高悬。这里"风当午夜"和"人启孤篷"形成巧妙对应,把自然变化和人的动作联系起来。最后两句突然提到朋友沈方川(休文),说没想到他真是这里的主人,而自己袖中还留着当年没送出的名片。这个结尾很有人情味,既表达了故地重游的感慨,又透露出与老友之间那种不需要客套的亲密关系。
全诗最妙的是把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完美融合。从杨柳渔火到潮汐月光,看似在写景,其实处处藏着对友情的怀念。诗人用"不道"(没想到)和"漫刺"(随意带着的名片)这种口语化的表达,让整首诗在优美中带着亲切感,就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一样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