峡石舟中望宣城作

长薄带芳洲,支江绕郡流。
潭烟宛陵夕,山雨敬亭秋。
溜急知湖口,林喧指渡头。
依稀沙渚上,人吏待行舟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宣城秋日傍晚的山水画卷,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。

开篇用"长薄带芳洲"勾勒出江岸景色:茂密的草木像一条长带子,环绕着芬芳的沙洲。第二句"支江绕郡流"让读者看到多条支流环绕城郭流淌的景象,展现出水系的灵动。

中间两联尤为精彩:"潭烟宛陵夕"写暮色中潭水上升腾的雾气,"山雨敬亭秋"则捕捉到敬亭山飘落的秋雨,一"夕"一"秋"点明时节,雾气与雨丝交织出朦胧美感。随后笔锋一转,用"溜急知湖口"写湍急水流暗示接近湖口,"林喧指渡头"以树林喧响暗示渡口位置,通过水流声、树林声引导读者想象场景。

结尾处笔触温柔:沙洲上若隐若现的人影官吏,正在等待启程的船只。这个细节将自然景观与人间烟火巧妙连接,使画面顿时生动起来。

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移动镜头:从江岸全景推到雾气缭绕的潭水,拉到山间秋雨,再跟随急流声找到湖口,循着人声发现渡头,最后定格在等待开船的官吏身上。诗人通过视觉、听觉的多维度描写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宣城山水特有的灵秀之气和人间温情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