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恒山

巍巍直与太清齐,翻觉星河影渐低。
呼吸应知通帝座,登临总不藉仙梯。
任从天险穿云度,岂是冬巡为雪迷。
最喜山灵却封禅,何须玉检嵌金泥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登临恒山的壮阔景象和豪迈情怀,语言大气磅礴,充满想象力。

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恒山之高:山势巍峨得几乎要碰到天("太清"指天空),站在山顶连银河都显得低了。这种写法让人直观感受到恒山的雄伟。

三四句继续发挥想象:在山顶呼吸仿佛能直达天庭("帝座"指玉帝的宝座),登山靠的是真本事而非借助神仙的梯子。这里暗含对自身能力的自信,也表现出不依附权贵的傲骨。

五六句写登山态度:穿越天险云雾是随心所欲的,不像古代帝王冬天巡游会被风雪所困。这里用对比凸显了诗人自由不羁的登山乐趣,暗含对功利性行为的否定。

最后两句最精彩:诗人欢喜山神拒绝帝王的封禅仪式(古代帝王祭天仪式),认为恒山根本不需要那些镶金嵌玉的文书("玉检金泥"指豪华的祭祀文书)。这既赞美了恒山天然去雕饰的本真美,也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、崇尚自然的高洁志趣。

全诗通过登山经历,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,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完美融合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山高我为峰"的豪情,以及看透繁华、返璞归真的智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