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温忠烈公(璜)遗象

孝非绝裾,忠同衔须。
繄母之训,为臣之模。
国亡家亡,光光司李。
血书千言,脱屣妻子。
易名奕祀,诒谋一经。
无忘清白,尚有典型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歌歌颂了一位名叫温璜的忠烈之士,用简单有力的语言刻画了他的品格和事迹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:

1. 忠孝两全的形象
诗歌开篇就说温璜"孝不是装样子,忠是豁出性命"。这里用"绝裾"(撕衣表示决绝)和"衔须"(咬住胡须赴死)两个典故,说明他既不做作地标榜孝道,又能为忠诚付出生命。特别提到他的母亲教导有方,使他成为臣子的楷模。

2. 舍家为国的壮举
"国亡家亡"四字点明时代背景——明朝灭亡时,作为官员(司李)的温璜选择殉国。他写下千字血书后,像脱鞋一样轻易地舍弃了妻儿("脱屣妻子"),用日常动作反衬出他视死如归的决绝。

3. 精神遗产的传承
后四句说后世给温璜追封谥号(易名),他的家训(诒谋)和《尚书》一样值得传颂。强调要记住他"清白"的品格,因为这样的典范人物永远值得学习。

全诗用短促有力的四字句,像纪念碑的铭文般庄重。通过血书、脱鞋等具体细节,让抽象的道德品质变得可感。最后落在"典型"二字,点明写作目的——不仅纪念逝者,更是为后人树立精神标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