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与新见赠韵一首

高阁层轩野水西,白云长此护幽栖。
买田祗为开三径,莳药还须满百畦。
春去林中花自发,客来竹下鸟先啼。
夜游何事频携烛,明月纷纷随杖藜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乡野间的闲适生活,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淡泊之趣。

前两句写住所环境:高高的楼阁建在野水西边,白云常年环绕着这幽静的居所。这里用"白云护幽栖"的拟人手法,让自然景物有了守护者的温情,暗示主人远离尘嚣的志趣。

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生活场景:买地只为开辟几条小路方便散步,种药要种满整片菜畦。春天走了林中的花依然自在开放,客人来访时竹林里的小鸟会先啼叫欢迎。这些细节展现了主人不追求功名利禄,只爱莳花弄草、亲近自然的闲情逸致。特别是"花自发"和"鸟先啼"的描写,赋予花草鸟兽灵性,让整个环境充满生机。

最后两句写夜晚活动:为什么夜里出游总要带着蜡烛呢?原来皎洁的月光已经像跟着手杖一样洒满小路。这个反问句很巧妙,既点出月光的明亮足以照明,又暗含主人与明月为伴的雅致。用"纷纷"形容月光,把无形的月光写得像花瓣般轻盈可触。

全诗通过野水、白云、花鸟、月光等意象,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隐逸画卷。没有直接说理,但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刻画,自然流露出不慕荣华、恬淡自适的人生态度。语言清新自然,就像画中的景色一样令人心旷神怡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