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水叹五首 其二
溪水日夜长,莫辨芦荻洲。
桥面撑巨筏,门内维行舟。
邻家有破灶,来往纷游鯈。
望中见屋脊,簸荡如浮沤。
下田不可救,沉没无一留。
高田筑版插,全力保瓯窭。
须臾仍溃决,一概成洪流。
谁绘《洚洞图》,为民陈凤楼?
帝尧方咨儆,应切怀襄忧。
桥面撑巨筏,门内维行舟。
邻家有破灶,来往纷游鯈。
望中见屋脊,簸荡如浮沤。
下田不可救,沉没无一留。
高田筑版插,全力保瓯窭。
须臾仍溃决,一概成洪流。
谁绘《洚洞图》,为民陈凤楼?
帝尧方咨儆,应切怀襄忧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洪水肆虐的灾难场景,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。
开头用"溪水日夜长"点出洪水持续上涨的压迫感,芦苇丛生的河洲都被淹没得无法辨认。接着用"桥面撑巨筏"这种反常现象(桥本该在水面上方,如今却成了筏子的支撑点)凸显水位之高,甚至人家门内都停着随波逐流的船只,可见洪水已侵入日常生活。
诗人选取"破灶"和"游鱼"两个细节:灶台本是家庭生火做饭的象征,如今成了鱼群穿梭的废墟;屋顶本是最安全的庇护所,此刻却像水泡般在浪里沉浮。这种对比让灾难的荒诞感扑面而来。
后半段写人们徒劳的抗争:低田早已全军覆没,高田拼命筑堤("版插"指防洪木板),但很快溃堤,所有努力化为乌有。最后诗人发出质问:谁能像古代贤臣那样绘制灾情图上报朝廷?末句用大禹治水前的传说(尧帝面对洪水忧心忡忡),暗示此刻正需要这样的圣君良臣来解救苍生。
全诗像一组纪录片镜头:从自然景象到人类挣扎,从具象描写到深沉呼吁,让读者既看到洪水的恐怖,又感受到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