诉衷情 思归

劳生奔走困粗官,揽镜鬓毛斑。
物外平生萧散,微宦兴阑珊。
奇胜处,每凭栏。
定忘还。
好山如画,水绕云萦,无计成閒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一个疲惫小官员的内心独白,字里行间透着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。

上片(前四句)像在照镜子时发的牢骚:每天为工作奔波劳累,照镜子发现两鬓都斑白了。这人骨子里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,可偏偏做了个小官,现在连当官的兴致都没了。用"困粗官"这种自嘲的说法,特别真实地表达了小人物在体制内的无力感。

下片(后七句)笔锋一转,开始描绘心中的桃花源:每次站在风景绝佳的地方靠着栏杆,就沉醉到忘记回家。那些美得像画一样的青山,云雾缭绕的流水,明明近在眼前,可自己却始终没法真正享受这份清闲。最后"无计成閒"四个字特别扎心,就像现代人说"明明向往诗和远方,却不得不996"的无奈。

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。作者没有故作清高,而是诚实地说出:我虽然向往山水,可终究逃不开世俗的束缚。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,古今打工人都能感同身受。山水再美,也只能是疲惫生活中的短暂慰藉,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惆怅,比纯粹的风花雪月更能引起共鸣。

米芾

米芾(1051-1107),北宋书法家、画家,书画理论家。祖籍太原,迁居襄阳。天资高迈、人物萧散,好洁成癖。被服效唐人,多蓄奇石。世号米颠。书画自成一家。能画枯木竹石,时出新意,又能画山水,创为水墨云山墨戏,烟云掩映,平淡天真。善诗,工书法,精鉴别。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宋四家之一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