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林檎近·题林铁尊半樱词续稿
谁道春花幻,定如秋士何。
体物月如镜,感时井能波。
市喧林扉自寂,独坐抱膝高歌。
仰视乌兔投梭。
残景驻庭柯。
粉蠹相料理,病鹤与婆娑。
家山惝恍,云阴三两青螺。
候渔归西塞,相从酬答,劝君酌彼金叵罗。
体物月如镜,感时井能波。
市喧林扉自寂,独坐抱膝高歌。
仰视乌兔投梭。
残景驻庭柯。
粉蠹相料理,病鹤与婆娑。
家山惝恍,云阴三两青螺。
候渔归西塞,相从酬答,劝君酌彼金叵罗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文人孤独而深沉的内心世界,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山水的眷恋。
上阕以"春花"和"秋士"的对比开篇,表面说春花易逝,实则暗示人生短暂。接着用"月如镜"和"井波"两个意象,展现主人公静观自然、感怀时事的细腻心思。"市喧林扉自寂"的对比,凸显了主人公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。最后"乌兔投梭"(指日月如梭)的典故,生动表达了时光飞逝的无奈。
下阕转入更深的思考。"粉蠹"(书虫)和"病鹤"两个意象,暗喻主人公虽身处困境仍保持高雅志趣。"家山惝恍"以下几句,通过朦胧的山水画面,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。结尾处想象与渔夫对饮的场景,展现了主人公渴望超脱尘世、寄情山水的生活理想。
全词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大量对比手法(闹市与静林、春花与秋士、病鹤与青山),在矛盾中展现主人公复杂的心境。语言看似平淡,实则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选择,共同构建出一个既孤独又洒脱的文人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