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鱼儿 咏蛙
怪生来、衣青纡紫,看谁如尔侥幸。
怒怀不向沧溟吐,只傍石窝苔径。
喧暮井。
似草泽、英雄跃马相争竞。
吟馀睡醒。
爱蝌蚪文奇,将伊戏学,字比烂冰劲。
黄昏后,休道多言厌听。
当年曾荷恩命。
五湖蹂躏中原路,望断华林佳境。
叹故国、繁华已付东流尽。
凭君莫问。
纵往事悠悠,通宵阁阁,不尽为官恨。
怒怀不向沧溟吐,只傍石窝苔径。
喧暮井。
似草泽、英雄跃马相争竞。
吟馀睡醒。
爱蝌蚪文奇,将伊戏学,字比烂冰劲。
黄昏后,休道多言厌听。
当年曾荷恩命。
五湖蹂躏中原路,望断华林佳境。
叹故国、繁华已付东流尽。
凭君莫问。
纵往事悠悠,通宵阁阁,不尽为官恨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摸鱼儿 咏蛙》借青蛙的视角,暗讽官场生态,写得既生动又辛辣。
上阕用青蛙的外形和习性比喻官场中人:开头说青蛙"衣青纡紫"(穿着青紫色官服),讽刺某些官员靠运气上位。"怒怀不向沧溟吐"写青蛙只在浅水洼里叫嚣,暗指官员们不敢直面大事,只会在小圈子里逞威风。把青蛙叫声比作"草泽英雄"打架,更是调侃那些争权夺利的官僚像池塘里的青蛙一样可笑。
下阕笔锋一转,用历史典故深化主题:"当年曾荷恩命"看似写青蛙受上天眷顾,实则影射官员们自诩受皇恩。"五湖蹂躏"到"繁华东流"几句,借青蛙视角看山河破碎,带出对朝代兴衰的感慨。最后"通宵阁阁"的蛙鸣,被巧妙转化为"为官恨",暗示官场中人整夜算计却终究徒劳。
全篇最妙处在于"蛙官合一"的写法:表面句句写蛙,实则字字讽官。青蛙的聒噪、好斗、目光短浅,都成了官场的绝妙隐喻。作者没有直接骂官,而是让读者通过青蛙看到官场百态,这种"指桑骂槐"的手法既含蓄又犀利,让人读来会心一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