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秋

秋气入行帐,愁人中夜知。
鸡声与人语,耿耿异常时。
清晨起危坐,感难不自持。
羲和驭飞毂,往返无停期。
春草如昨日,已复悲离离。
顾谓镜中发,尔衰安得迟。
结束媚鞍马,荒山去委蛇。
黄花泫宵露,绿野含晨曦。
吾事久不谐,悠悠随所之。
有怀南涧约,敢赋北山诗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里的孤独与忧愁,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。全诗语言朴素,情感真挚,容易引起共鸣。

开头写秋夜的寒气侵入帐篷,愁苦的人半夜醒来,听到鸡鸣和人声,感觉与平常不同。这里用简单的场景描写,烘托出内心的孤寂。

接着写清晨独坐,情绪难以控制。诗人想到太阳东升西落,时光飞逝不停,就像车轮滚动一样停不下来。春草刚绿不久,转眼又枯萎,让人感到悲伤。这里用自然现象比喻时间无情,生命短暂。

然后诗人对镜自照,感叹头发变白的速度太快。虽然内心伤感,但还是收拾行装骑马出发,走向荒凉的山路。这里表现出一种面对衰老的无奈,但又不愿停下脚步的矛盾心理。

后面写景:黄花沾着夜露,绿野迎来晨光。这些美景与诗人的失意形成对比——他感叹自己的抱负久久不能实现,只能随波逐流。最后提到"南涧约"和"北山诗",暗示曾有隐居的念头,但终究未能如愿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的中年感慨:时光飞逝、理想未竟、身不由己。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,而是通过日常细节(帐篷、鸡鸣、照镜、骑马)和自然景物(秋气、春草、黄花、晨光),把这种人生况味娓娓道来,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内心的苦闷与彷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