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山夜晚的宁静画面,同时透露出修行者的超脱心境。
前两句"霜飞峭壁夜猿惊,手把松枝叫月明"用生动的画面感把我们带入场景:寒冷的夜晚,白霜在陡峭山壁上飘飞,猿猴被惊动后抓着松枝对月亮啼叫。这里通过"霜飞""猿叫"的动感,反衬出山夜的寂静。
后两句"知有石龛僧入定,朝来不作断肠声"是点睛之笔:诗人知道有僧人在石室中打坐入定,所以第二天清晨听不到令人心碎的猿啼声了。这里巧妙地把自然声响(猿啼)和修行境界(入定)联系起来,暗示僧人已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,连猿猴都不忍打扰。
全诗最妙的是用声音的变化来表现禅意:夜晚猿猴的惊叫与白天的寂静形成对比,暗示僧人的修行达到了让万物安宁的境界。这种以动写静的手法,让读者感受到深山修行的空灵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