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道俗□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诗

靖觉镜□津。浮生厌人职。
辟志访□游。云峻期登涉。
拂衣出州□。缓步入烟域。
苔替□径□。巃𡽨星路逼。
霞□□□友。凤驾缘虚赩。
披衿接九贤。合盖高顶极。
峥嵘非一□。林峦迭峻巇。
双阙承汉开。绝巘虹萦敕。
涧岨禽迹迷。窦狭鸟过亟。
层穴通月□。飞岫陵地忆。
回首盻京关。连州□莱即。
还济河渐□。□来尘玉食。
藏名隐仙丘。希言养神直。
依微姑射踪。□□朱台日。
尔时春岭明。松沙若点殖。
攀石坐危□。□□栖倾侧。
谈对洙㠇宾。清赏妙无色。
图外表三玄。经中精十力。
道音动齐泉。义风光韶棘。
此会当百龄。斯观宁心识。
目海浅毛流。□崖瞥鸿翼。
相翔足终身。谁辩瑶与□。
万象自云云。焉用挂情忆。
槃桓竟何为。云峰聊可息(○金石补十四。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登山赏景、谈经论道的闲适生活,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事务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开阔,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。

诗的开头,作者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("浮生厌人职"),决定和朋友一起登山游玩("辟志访□游")。他们离开城市("拂衣出州□"),缓步走入云雾缭绕的山间("缓步入烟域")。

登山途中,作者细致描绘了山间景色:长满青苔的小径("苔替□径□"),陡峭的山路("巃𡽨星路逼"),霞光中的友人("霞□□□友"),还有高耸入云的山峰("合盖高顶极")。这些描写生动传神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
诗中特别提到"谈对洙㠇宾,清赏妙无色",意思是与志趣相投的朋友谈论儒家经典(洙泗指孔子讲学之地),这种清雅的欣赏超越了世俗的感官享受。后文"道音动齐泉,义风光韶棘"进一步说明,他们讨论的是道家思想和儒家义理。

最后,作者感慨这样的聚会难得("此会当百龄"),认为世俗的功名利禄如同鸿毛般轻微("目海浅毛流")。他主张放下世俗牵挂("焉用挂情忆"),在云峰山中寻找心灵的安宁("云峰聊可息")。

整首诗通过对登山、赏景、论道过程的描写,展现了魏晋文人追求精神自由、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。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,也有对世俗生活的超脱,更有对精神境界的追求,读来令人心旷神怡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