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歌行

君子乐和节,品物待阳时。
上位降繁祉,元已命水嬉。
仓武戒桥梁,旄人树羽旗。
高樯抗飞帆,羽盖翳华枝。
佽飞激逸响,娟娥吐清辞。
溯洄缅无分,欣流怆有思。
仰瞻翳云缴,俯引沈泉丝。
委羽漫通渚,鲜染中填坻。
鹢鸟感江使,扬波骇冯夷。
夕影虽已西,□□终无期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水上游宴的盛况,同时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:

1. 欢宴场景(前八句)
用明快的笔触勾勒出皇家水上宴会的奢华布置:官员们为迎接吉祥而筹备,河桥上插满彩旗,高大的船帆像飞鸟翅膀,华美的车盖像树荫。乐师奏响激越音乐,歌女唱着清丽小调,展现出一派春日狂欢的景象。

2. 情感转折(中间六句)
当船只逆流而上时,诗人情绪突然低落。抬头看见云中飞鸟被射落,低头发现沉入水底的钓线,羽毛飘满沙洲,鲜鱼困在浅滩——这些意象暗示繁华背后的脆弱,就像宴会上突然涌起的惆怅。

3. 哲思收尾(最后四句)
用神话典故深化主题:江中鹢鸟惊动水神,掀起波涛,象征自然力量对人为欢乐的冲击。尽管夕阳已西斜,但未尽兴的遗憾(缺字处应为"欢宴"类词)却难以弥补,道出人间欢愉终有尽时的永恒叹息。

全诗妙在用热闹反衬寂寥,就像电影镜头从盛宴狂欢突然切换到飘零的羽毛、挣扎的鱼,提醒我们:再美好的时光也如这春水般留不住。这种乐极生悲的写法,比直接说教更令人回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