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温暖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形象。前两句说这位老人无论高兴还是生气都带着温和气息,就像永远活在春天里——这是说他性情平和,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。
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他的品格:眼光独到能识别人才,心地坦荡不随便猜疑别人。他穿着古朴的深色长衫("深衣"是古代士人服装),判案时文笔如神——这说明他既有传统文人的风骨,又有处理公务的非凡才能。
最后两句写他的离世:明明只是小病中谈笑着离开,却突然像美玉消失般让人措手不及。这里用"玉璘珣"比喻逝者,既突出其品德如玉般高洁,又表达了突然失去的惋惜。全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人物魅力,在平淡叙述中透出深沉怀念。
李昴英
李昴英(1200—1257),字俊明,号文溪。广东番禺人。南宋名臣。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,主修《春秋》。南宋宝庆二年(1226),李昴英上京会试,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,后任福建汀州推官。端平三年(1236)后,曾任太学博士,直秘阁知赣州等职。淳祐元年(1241)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。淳祐二年(1242),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,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,吏部侍郎,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。宝佑五年(1257),在广州病逝。著有《文溪集》、《文溪词》等多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