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苕溪出大湖抵阳羡十四韵
首阳山人饿至死,陶公乃为饥所驱。大贤出处自有意,腐鼠何得疑鹓雏。
谁初令我堕世网,久抱磥砢行崎岖。今晨笑与亲友别,烟波泱漭扁舟孤。
穹天大泽合为一,回睨人境茫如无。向来蚁聚安足恋,而取窘束同囚拘。
暮投高馆灯闪闪,坐谈姬孔歌黄虞。是间幸可容一息,孰与臣朔肩侏儒。
汗颜俛首饱腥腐,咄子所乐非我娱。故人殷勤入我梦,云我作计陋且愚。
此生通塞久自断,岂忧一勺忘江湖。春风二月花蔽野,珊瑚玉树唯空株。
丈夫儿女各有事,为君起坐生长吁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读书人看透官场虚伪后,决定归隐江湖的心路历程。全诗用对比手法,把世俗束缚和自由生活写得特别生动。
开头用两个历史人物对比:伯夷叔齐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粮食,陶渊明却为吃饱饭去做官。诗人说真正的高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原则,世俗人就像吃腐肉的老鼠,根本不懂凤凰的志向。
中间部分诗人吐槽官场生活:说自己像掉进蜘蛛网的虫子,在崎岖路上抱着大石头艰难前行。现在终于能笑着告别亲友,独自乘船进入烟波浩渺的湖中。回头一看,人间就像蚂蚁窝一样渺小,哪有在官场受束缚的道理。
晚上住进客栈,诗人坐着谈论古代圣贤,觉得这种清闲日子比在朝堂上点头哈腰强多了。他自嘲说:让我在官场卑躬屈膝讨好权贵?对不起,这不是我的菜。
结尾特别精彩:梦里老友都劝他这样归隐太傻,但诗人早就想通了——人生成败自己最清楚,难道喝口江湖水就会忘记整片大海?二月春花虽美却只剩空枝,大丈夫和小孩各有各的活法。想到这里,诗人忍不住站起来长叹一声。
全诗妙在把辞职归隐写得特别潇洒,用"蚂蚁窝"形容官场,"喝勺水忘江湖"比喻不被小利迷惑,既接地气又有深意。最后那个"生长吁"的结尾,把读书人放下包袱的释然感写得特别传神。
黄溍
黄溍(1277年11月27日—1357年10月18日),字晋卿,一字文潜,婺州路义乌(今浙江义乌)人,元代著名史官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他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,史识丰厚。一生著作颇丰,诗、词、文、赋及书法、绘画无所不精,与浦江的柳贯、临川的虞集、豫章的揭徯斯,被称为元代“儒林四杰”。他的门人宋濂、王袆、金涓、傅藻等皆有名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