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天台雅集韵 其四

家住桐庐水石寰,随亲游幕未南还。
髫龄失怙伤孤露,十载跏趺洛下山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,讲述了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的漂泊人生。

前两句"家住桐庐水石寰,随亲游幕未南还"像一张老照片:我的家乡在桐庐(今杭州附近),那里有山有水风景很美。但小时候跟着做官的父亲到处奔波,一直没能回到南方老家。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:一是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怀念,二是点出"官二代"随迁的童年经历。

后两句突然转折:"髫龄失怙伤孤露,十载跏趺洛下山"——小时候就失去父亲("失怙"),像棵失去庇护的小树独自承受风雨("孤露")。后来在洛阳一带的山中打坐修行("跏趺"是佛教盘腿坐姿),一待就是十年。这里藏着巨大的人生变故:从官宦子弟变成孤儿,最终选择宗教作为心灵归宿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藏在平静叙述下的情感暗流:对故乡的眷恋、失去亲人的伤痛、长期修行的孤寂,都浓缩在这28个字里。诗人没有直接哭诉命运,而是用"水石寰"的美景反衬漂泊,"跏趺十年"的克制表达透露出坚韧,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沧桑。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,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