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六十二首 其二十六

冬狐理丰毳,春蚕绪轻丝。
形骸翻为阻,心识还自欺。
龆龀歌鼓腹,平生少年时。
驱车追侠客,酌酒弄妖姬。
但念目前好,安知后世悲。
惕然一以愧,永与情爱辞。
愿识真妄本,染净自分离。
羞惭滞五盖,焉知同四依(见同书卷三一《引证部》。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讲了一个人从年少轻狂到醒悟修行的成长故事,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:

第一部分(前四句)用动物做比喻: 冬天狐狸整理厚毛,春天蚕吐出细丝,都是自然本能。诗人说人类也这样——身体享受物质(形骸),内心却自我欺骗(心识),沉迷享乐却意识不到问题。

第二部分(中间六句)回忆青春岁月: 小时候吃饱就开心(鼓腹),年轻时追着侠客跑、和美女喝酒(弄妖姬),只顾眼前快活,根本想不到这样做的后果。直到某天突然惊醒(惕然),发现这些情爱都是虚妄。

第三部分(最后四句)写觉悟: 决定告别过去的荒唐生活,要分清什么是真实(真妄本)——就像脏衣服和干净衣服要分开(染净)。惭愧自己曾被五种欲望蒙蔽(五盖),现在要追求四种修行境界(四依)。

全诗像一封自我检讨信,用狐狸蚕丝比喻人的欲望本能,用"追侠客""弄妖姬"展现青春放纵,最后醒悟时用"脏净衣服"比喻心灵净化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的愧疚感,以及下定决心改变的力量,就像现代人戒掉熬夜刷手机一样有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