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二十七日与客游龙山

野服芒鞋步步同,天寒酒薄客情浓。
身如萍水同千里,路入烟萝更几重。
沧海清江共今古,黄花红叶杂秋冬。
暝云自与千峰合,送人归鞍寺寺钟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的作品,描写了一次和朋友们在龙山游玩的情景。以下是分析:

1. 首句"野服芒鞋步步同":这里的意思是大家穿着普通的衣服和穿草鞋,一同慢慢走着。用“野服芒鞋”形容朴素、自然的打扮,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起游览的轻松愉悦气氛。

2. "天寒酒薄客情浓":虽然天气很冷,酒也喝得不多,但是大家的感情却很浓烈。这反映了即使在艰苦的环境里,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依然深厚。

3. "身如萍水同千里":身不由己如水中的浮萍,虽然漂泊千里,但是与朋友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。这里用浮萍的漂泊无定来比喻人世间的偶然相遇和分别,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
4. "路入烟萝更几重":路途蜿蜒曲折,穿过浓密的林木,增加了旅行的神秘感和趣味性。这里的"烟萝"指的是茂密的山林,进一步刻画了龙山的自然美景。

5. "沧海清江共今古":古代人常用“沧海”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大海,这里将它与清澈的江水联系在一起,寓意时间的流逝和大自然的永恒不变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,以及对历史长河的感慨。

6. "黄花红叶杂秋冬":秋天和冬天交替,黄花和红叶交织在一起,描绘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景。这不仅展示了龙山的美丽景色,也预示着季节的变化。

7. "暝云自与千峰合,送人归鞍寺寺钟":傍晚的云雾与山峰融为一片,而寺庙里的钟声似乎在为游客们送行。这里的“暝云”指的是傍晚的云雾,“归鞍”指的是归家的马鞍,整个景象显得宁静而富有诗意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。

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,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,以及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感慨。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瞬间的捕捉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,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。

王铚

王铚,生卒年月不详。字性之,自号汝阴老民,世称雪溪先生。高宗建炎四年(1130),纂集太宗以来兵制。绍兴四年(1134)书成,赐名《枢庭备检》。后罢为右承事郎,主管台州崇道观,续上《七朝国史》等。九年,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。晚年,遭受秦桧的摒斥,避地剡溪山中,日以觞咏自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