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·二十一日游海云山

春山缥翠一豀清,满路游人语笑声。
自愧非才无异绩,止随风俗顺民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,名为《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·二十一日游海云山》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:

1. 第一句“春山缥翠一豀清”,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山景图。这里的“春山”指的是春天的山,而“缥翠”形容山色青翠欲滴,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。“一豀清”则可能是指山中的空气或景色非常清新。

2. 第二句“满路游人语笑声”,描述了游人在路上的热闹场景。这里“游人”指的是游客,他们在山间行走时欢声笑语,显得非常愉快。

3. 第三句“自愧非才无异绩”,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虚和自省。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有才华,但与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相比,自己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。

4. 第四句“止随风俗顺民情”,反映了诗人对当地风俗和民众情感的尊重。他明白自己只是顺应当地的风俗和民众的情感,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。

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山景的美丽、游人的欢乐以及诗人的自我反思,展现了一种和谐、自然的氛围。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不忘自我反省,体现了一种谦逊和自知之明的态度。

田况

(1005—1063)信都人,徙居开封,字元均。仁宗天圣间进士。再举贤良方正科。夏竦经略陕西,辟为判官,言治边十四事。历右正言、知制诰。保州之役,以知成德军督诸将攻,坑杀降卒数百人。累官枢密使,以疾罢为尚书右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卒谥宣简。有《儒林公议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