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长蘅二首

吾观仕宦人,每每念丘壑。
虽复非真实,兹意或间作。
譬如酒食困,番思茗饮乐。
病苟稍稍去,旋复恣馋嚼。
嗟余困折久,甫得离蔬鳷。
救口犹不遑,何遽厌杯杓。
念吾坚顽姿,本自甘濩落。
兹游非得已,黾勉就人爵。
人生能几何,胡为久薰灼?宁为沙上鸥,无为笼中鹤。
山灵闻吾言,生平谨然诺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当官的人内心矛盾的真实写照,用现代话来说就是"体制内打工人的精神内耗"。全诗用喝酒吃饭打比方,特别接地气:

1. 职场人的通病:开头就说当官的人总想着辞职归隐(就像现在打工人天天喊辞职),虽然不一定是真心要辞职,但这种念头时不时就会冒出来。就像吃大鱼大腻了突然想喝清茶,病刚好点又忍不住大吃大喝——这种反复横跳的心态特别真实。

2. 作者的困境:诗人说自己好不容易从苦日子熬出头("离蔬鳷"指摆脱粗茶淡饭),刚够解决温饱,哪敢嫌弃工作("厌杯杓"指嫌弃饭碗)。这种"为了生存不得不干"的无奈,和现在年轻人"打工只为糊口"的心态一模一样。

3. 灵魂拷问:直接抛出终极问题:人生短短几十年,何必被功名利禄烤得焦灼?("薰灼"这个词现在看就是职场PUA)宁愿做沙滩上自由的海鸥,也不当金笼子里高贵的仙鹤——这个比喻绝了,把"体面但失去自由"的困境说得明明白白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嘴上说着要躺平,身体却很诚实"的矛盾感。最后还对山神发誓说"我说真的",这种带着点幽默的自嘲,像极了现代人发朋友圈"明天就辞职"的玩笑话。本质上是在说:成年人的选择从来不是"要什么",而是"能放弃什么"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