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辂氏东亭书事四首 其一

寄隐无怀土,为文倦解嘲。
地闲从草遍,门静绝人敲。
螳伏寻蝉捕,莺斜趁蝶捎。
楚冠谁问事,越鸟自知巢。
樽酒欣常满,邻书得借钞。
援琴意流水,弹剑恨空庖。
兰径深添菊,蔬畦净拔茅。
殷勤谢老圃,善恶不相殽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次韵辂氏东亭书事四首 其一》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并表达诗人心境的诗。接下来,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,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解释。

1. “寄隐无怀土,为文倦解嘲。” 诗人表达了他寄情于隐居生活,不怀念世俗的纷扰,通过写文章来消解嘲讽和压力。

2. “地闲从草遍,门静绝人敲。” 这里描述了诗人居所的环境,地方空旷,杂草遍布,门庭冷落,没有人来打扰,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氛围。

3. “螳伏寻蝉捕,莺斜趁蝶捎。”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小生命,如螳螂捕蝉,莺追逐蝴蝶,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和生活的兴趣与观察。

4. “楚冠谁问事,越鸟自知巢。” 这里可能含有典故或者隐喻,但大致意思是:谁会在乎那些繁琐的事情,只有鸟儿才知道自己的巢在哪里。诗人借此表达一种超脱世俗,安于自我世界的心境。

5. “樽酒欣常满,邻书得借钞。” 诗人欣赏的是杯中常有酒,与邻居借书阅读的日子。这表达了诗人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快乐,如享受美酒和阅读。

6. “援琴意流水,弹剑恨空庖。” 当诗人弹琴时,他的思绪随着琴声流淌,但当他试图弹剑时,却感到空虚。这可能是表达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一种情感波动,既有满足也有空虚。

7. “兰径深添菊,蔬畦净拔茅。” 诗人可能在庭院里种植了兰花和菊花,他清理蔬菜地里的杂草。这部分描述了诗人庭院生活的细节,展现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。

8. “殷勤谢老圃,善恶不相殽。” 诗人感谢老园丁的努力工作,并表示善恶不会被混淆。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价值观和对生活的态度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,展现了一种宁静、悠闲、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。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和生活的细节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价值观。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深入浅出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和情感,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