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新凉 后二日将蠖广席上听歌次前韵
风雨重阳后。
乍宵来、微云澹月,高梧疏柳。
病与乐天相伴住,消遣十常八九。
更何必、樱桃樊口。
南魏北张馀音在,胜挨筝、擪笛推琵手。
当此际,可无酒。
就聋双耳声声透。
喜主人,闭关投辖,肯教宾走。
门外泥深行不得,老子狂呼小友。
听换羽、移商还又。
白日催年鸡催晓,问玲珑、解唱吾歌否。
拚醉倒,且濡首。
乍宵来、微云澹月,高梧疏柳。
病与乐天相伴住,消遣十常八九。
更何必、樱桃樊口。
南魏北张馀音在,胜挨筝、擪笛推琵手。
当此际,可无酒。
就聋双耳声声透。
喜主人,闭关投辖,肯教宾走。
门外泥深行不得,老子狂呼小友。
听换羽、移商还又。
白日催年鸡催晓,问玲珑、解唱吾歌否。
拚醉倒,且濡首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后的一场朋友聚会,充满了洒脱不羁的江湖气和知音相逢的痛快感。
上片开头用"风雨重阳后"点明时间,接着描绘了秋夜清爽的景色:淡淡的云、朦胧的月、稀疏的梧桐柳树。作者说自己带着病痛来赴宴,就像白居易(乐天)一样以病痛为伴,但这样的聚会能消解生活中十之八九的烦恼。提到"樱桃樊口"这个典故,暗示自己不需要像古人那样隐居避世,在朋友聚会中就能找到快乐。
下片生动记录了宴会的热闹场景:耳朵不太灵光的作者却把每句歌声都听得真切,主人热情留客,门外泥泞难行正好让宾客留下。大家纵情高歌,从"换羽移商"可以看出歌曲变换频繁。最后用"白日催年"感叹时光飞逝,但依然要痛饮至醉,把头发都浸在酒里,活画出一个放浪形骸、及时行乐的文人形象。
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"今朝有酒今朝醉"的豪迈,以及朋友间毫无拘束的真性情。作者用生活化的比喻(如"老子狂呼小友")和直白的语言("拚醉倒"),让读者仿佛能听到当时的碰杯声、欢笑声,感受到那份不受世俗约束的快意人生。
查慎行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