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滁州雨天赶路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生动的画面感和真实的生活气息。
前两句写滁州城和雨中赶路的场景:滁州城远远望去仿佛与天相连,作者坐在高低起伏的轿子里穿行在春雨中。这里用"接天还"形容城郭的遥远,用"高下肩舆"表现轿子在崎岖山路上的颠簸。
中间四句用六个具体画面展现雨中路况:古老的坡道上长桥泥泞湿滑,苍翠山林中幽谷溪水哗哗流淌;渡溪时马匹犹豫不前,树梢不时擦过时隐时现的山峰。这些描写非常生动,"泥滑滑"、"水潺潺"的拟声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,"迟回马"和"出没山"的细节观察入微。
最后两句转向抒情:赶路艰难让作者自嘲苦笑,写诗成为排解愁闷的方式。这种从写景自然过渡到抒情的写法,让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人情味。
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雨中行旅图,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,又流露出旅途中的真实感受,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古代人出行的不易和文人借诗抒怀的生活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