憩园杂兴,和韩介孙丈四首 其三
古树不知年,清阴团老屋。
几案无纤埃,图书犹满轴。
欢言数晨夕,幽兴日相逐。
丛桂正留人,池荷有馀馥。
石上烹寒泉,茶烟冒新竹。
平台浥西爽,晴翠黏衣服。
樊迟请学圃,曹刿鄙食肉。
但得十双田,奚比九州牧。
吏隐不可兼,安閒即是福。
悠悠西岭云,采采东篱菊。
几案无纤埃,图书犹满轴。
欢言数晨夕,幽兴日相逐。
丛桂正留人,池荷有馀馥。
石上烹寒泉,茶烟冒新竹。
平台浥西爽,晴翠黏衣服。
樊迟请学圃,曹刿鄙食肉。
但得十双田,奚比九州牧。
吏隐不可兼,安閒即是福。
悠悠西岭云,采采东篱菊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、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场景,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。
开头四句像一幅老照片:古老的树木、阴凉的旧屋、一尘不染的书桌、堆满书籍的书架,营造出一个古朴雅致的居住环境。"欢言数晨夕"六句用动态画面展现日常生活:与友人朝夕畅谈、在桂花香中漫步、欣赏池中残荷、用山泉煮茶、看炊烟袅绕新竹。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情趣,让人感受到慢节奏生活的美好。
"平台浥西爽"四句转向自然景色的描写:雨后平台湿润清爽,山色青翠仿佛要染绿衣裳。这里用"黏"字形容绿色扑面而来的感觉,十分生动。
最后六句是作者的人生感悟:他引用历史人物樊迟学种菜、曹刿看不起吃肉的故事,表明自己宁愿拥有十亩良田过简单生活,也不愿做管理九州的高官。认为做官和隐居不能两全,安闲自在就是最大的幸福。结尾用"西岭云"和"东篱菊"两个经典意象,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生活的诗意。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。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,传递出知足常乐的生活智慧,对现代人追求简单生活也有启发意义。诗中煮茶、赏桂、看云等细节,都能引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