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鱼子 题李武曾灌园图
护笆篱、几层茅屋,为园期占三亩。
芦帘纸阁安排易,更要药垆茶臼。
溪雨后。
须记取、上番移竹春栽柳。
扁舟计就。
算夜韭辰瓜,白盐赤米,一饭尽糊口。
高堂健,笑御潘舆永昼。
好花随意簪首。
疏泉帖石闲行处,种树僰童都有。
怅别久。
对图画、沉吟转觉难分手。
客来寻否。
判踏也门边,系船渚尾,唤我作邻叟。
芦帘纸阁安排易,更要药垆茶臼。
溪雨后。
须记取、上番移竹春栽柳。
扁舟计就。
算夜韭辰瓜,白盐赤米,一饭尽糊口。
高堂健,笑御潘舆永昼。
好花随意簪首。
疏泉帖石闲行处,种树僰童都有。
怅别久。
对图画、沉吟转觉难分手。
客来寻否。
判踏也门边,系船渚尾,唤我作邻叟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图景,充满了朴实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。
上片写的是李武曾的田园生活。他用篱笆围起几间茅屋,规划着要开辟三亩菜园。简单的生活设施很容易置办,最重要的是要有煎药的炉子和碾茶的臼。雨后溪边,要记得在春天移栽竹子、种植柳树。坐着小船盘算着生活:晚上吃韭菜,早晨摘瓜果,粗茶淡饭也能填饱肚子。这些描写展现了远离尘嚣、自给自足的农家乐趣。
下片转到对李武曾生活的赞美。家中老人身体健康,白天可以悠闲地坐着潘安发明的轻便小车出游,随意采摘野花插在头上。在疏浚泉水、整理石块的地方散步,连少数民族的僰族孩童都会种树。词人说自己离开这样的生活太久了,现在对着这幅《灌园图》越看越舍不得放手。最后幽默地说:如果有客人来访,就让他们把船系在岸边,叫我一声"邻家老头"吧。
全词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农耕生活的种种细节,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。通过"夜韭辰瓜"、"白盐赤米"等具体的生活场景,展现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。最后以幽默的口吻收尾,更增添了作品的亲切感。这种对田园生活的赞美,反映了古代文人厌倦官场、向往自然的心境。
朱彝尊
朱彝尊(1629~1709),清代诗人、词人、学者、藏书家。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驱芳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,又号金风亭长。汉族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除检讨。二十二年(1683)入直南书房。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博通经史,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。作词风格清丽,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,与陈维崧并称朱陈。精于金石文史,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,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