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台杂诗(录十六首) 其十二

患至群忧馑,师行急峙粮。
黄金随土贱,红粟带沙量。
秉穗愁中野,车箱自远方。
十年勤委积,从古海陵仓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在饥荒和战争双重压力下的民生困境,以及统治者应对危机的措施。

前两句直接点明危机:饥荒来临百姓都在担忧粮食短缺,军队出征又急需储备军粮。诗人用"群忧"二字突出饥荒波及范围之广,用"急峙"表现军情紧迫。

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粮食危机下的社会乱象:黄金像泥土一样不值钱(说明粮食比金银更珍贵),官府征收的粮食掺杂着沙土充数(揭露腐败现象)。农民在田间发愁收成,运粮车从远方赶来(暗示强征粮食给百姓带来的负担)。

最后两句借古讽今:表面上说海陵仓(古代著名粮仓)是靠十年积累而成,实则暗指当权者只顾囤积军粮却不解决百姓温饱问题。诗人通过古今对比,批评了统治者不顾民生疾苦的做法。

全诗语言朴实但内涵深刻,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(如掺沙的粮食、发愁的农民)让读者感受到古代百姓在战乱和天灾中的艰难处境,体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。

蒋春霖

蒋春霖(1818~1868)晚清词人。字鹿潭,江苏江阴人,后居扬州。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,遭罢官。一生潦倒,后因情事投水自杀(一说仰药死)。早年工诗,中年一意于词,与纳兰性德、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,所作《水云楼词》以身遭咸丰间兵事,特多感伤之音,诗作传世仅数十首,称《水云楼賸稿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