浯溪行
昔读磨崖碑,已耳浯溪名。
今向岭西游,快作《浯溪行》。
浯溪之水清千尺,浯溪之石更奇特。
次山文字平原书,万古光芒烛奎壁。
嗣皇灵武成中兴,元戎两京显殊绩。
惜哉张、李乱纪纲,我览斯文增叹息。
当时不识颜真卿,天生汾阳为社稷。
壮士解衣吁可危,槛车就逮寒无色。
若非仙李识奇才,那得冲风起云异。
纵令厮养皆英雄,要伏词臣大识力。
苍茫怀古意无限,老枫无言山自碧。
更将揽胜登𢈪台,遗址荒凉不可得。
记委符节归江湖,剩有窊樽涵月魄。
振衣四顾浩悲歌,行人指点漫郎宅。
今向岭西游,快作《浯溪行》。
浯溪之水清千尺,浯溪之石更奇特。
次山文字平原书,万古光芒烛奎壁。
嗣皇灵武成中兴,元戎两京显殊绩。
惜哉张、李乱纪纲,我览斯文增叹息。
当时不识颜真卿,天生汾阳为社稷。
壮士解衣吁可危,槛车就逮寒无色。
若非仙李识奇才,那得冲风起云异。
纵令厮养皆英雄,要伏词臣大识力。
苍茫怀古意无限,老枫无言山自碧。
更将揽胜登𢈪台,遗址荒凉不可得。
记委符节归江湖,剩有窊樽涵月魄。
振衣四顾浩悲歌,行人指点漫郎宅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浯溪时有感而发的怀古之作,通过描写浯溪的风景和历史人物,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。
诗的开头写作者早就听说过浯溪的大名,如今终于能亲自游览,心情十分激动。他赞叹浯溪的水清澈见底,石头形状奇特。这里提到的"次山文字平原书"指的是唐代文学家元结(字次山)和书法家颜真卿(封平原郡开国公)留下的碑文,他们的作品就像永不熄灭的光芒照耀着这里。
接着诗人回忆起唐朝安史之乱时的历史: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中兴唐朝,大将郭子仪(汾阳王)收复两京立下大功。但诗人惋惜当时还有张巡、李光弼等忠臣遭遇不幸。诗中特别提到颜真卿的遭遇:他因为直言进谏差点遇害,幸好被李白(仙李)识才相救。这说明一个时代要兴盛,不仅需要战场上的英雄,还需要有远见卓识的文臣。
最后诗人站在古迹前怀古伤今,看到荒凉的遗址和残留的酒器(窊樽),不禁悲从中来。他整理衣衫四处眺望,在路人的指点下寻找唐代名士元结(漫郎)的故居,整首诗在苍茫的历史感中结束。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将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完美结合,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,让读者仿佛看到清澈的溪水、奇特的岩石,又感受到历史长河中那些忠臣义士的气节。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,都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,读来令人感慨万千。